Friday, September 20, 2013

心理學是科學?還是偽科學?有什麼含義?

心理學是科學?還是偽科學?有什麼含義?
張逸萍




當我和其他基督徒討論心理學的問題時,我發現有很多人都因為早已認定心理學是科學,所以不敢否定它。在「科學萬能」的今天,若有人拒絕相信科學,難道不怕被扣上「反智」的帽子嗎?

但是,心理學是真正的科學嗎?若不然,對基督徒而言,有什麼含義?


什麼是科學?什麼是偽科學?

如果環視一般字典,「科學」一詞有兩個定義﹕

1)有系統的研究,以獲取知識
根據這個比較不嚴謹的定義,瑜伽、掌相、風水,都可以有資格成為科學。所以也不希罕。

2)運用科學方法的第一件事,是去觀察和記錄肯定的自然現象,從所觀察的事物構成一個概念(科學假設),然後,這個假設讓他能預測結果,於是設計實驗去試驗假設,測定所預期的結果能否被重復,如果所預期的結果能被證實的話,假設就被證實,如果能夠繼續被證實,假設便成為一個理論,理論再經長時間的考驗,升級為科學定律。[i]

至於某些學科的研究,當研究員觀察現象,構成理論以解釋之後,因為事物本身的性質,無法進行實驗,它只能算為偽科學。進化論就是一個好例子。從來沒有科學家在實驗室裏或大自然中,觀察到或成功制造,生物從一種進化至另一種。何來證實?所以,我們把進化論歸類為偽科學。

正如維基百科說﹕「偽科學(英語﹕PseudoscienceBad Science),又稱假科學、壞科學、疑似科學,是指任何經宣稱為科學,或描述方式看起來像科學,但實際上並不符合科學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識、方法論、信仰或是實務經驗。」[ii]

科學方法偽科學
觀察觀察
解釋觀察(構成假設)解釋觀察(構成理論)
預測結果

設計實驗

若實驗成功,假設升級為理論

重複實驗

若能成功重複多次,升級為定律


誠然,心理學中有很多分支。例如今天大腦科學(Neuroscience)興起,在某程度上和傳統心理學結合,它研究人大腦的構造和各部分的功用,又或者研究基因、激素、DNA對人行為的影響,這一類研究可算為真正的科學。

但是,心理學有很多題目,例如心理治療,就不怎麼科學了。心理學家只能觀察現象,提出理論解釋(心理學理論),但是他們不可能做實驗。舉個例,心理學家說,父母若常譴責孩子,體罰孩子,孩子長大之後自尊低落,於是酗酒或有暴力行為。我們怎麼實驗?分派一組的父母常常這樣做?另一組父母不這樣做?所以在心理學的研究裏面,我們最常見的是一些統計數字,然後引伸出一些相互關係。那就是說﹕研究員只能止於觀察、統計、解釋,或只能做「相互關系」(Correlation)之類的研究。(但相互關係,不是因果關係。)

此外,真正的科學理論,可以讓研究員預測結果。如果心理學研究的觀察,只能歸納為統計數字,就是說它的預測能力不高、不準確。


其他專家的意見

關於心理學能否算為真正科學的問題,最有名的研究應首舉科克(Sigmund Koch)的研究。

美國心理學協會為了要對心理學作評價,請科克來計劃和指揮一個研究,有八位卓越的學者參加,一同衡量心理學的事實、理論、和方法,他們把詳細的研究工作,發表於《心理學﹕科學研究》(Psychology: A Study of a Science)一書。[iii]之後科克在《今天心理學》(Psychology Today)又發表了一篇文章,標題為「心理學不是一門有一貫性的科學」(Psychology Cannot Be a Coherent Science)。他在文章中攻擊心理學研究為「假知識」和「無意義的思考」。科克使用「coherent」一字非常巧妙,也很難翻譯得傳神。意指心理學中各門各派的理論,完全不一致,有如一個人「糊言亂語」(incoherent)。「若這些理論是真正的科學,這些差異就不會出現了。」「『科學』這名字不能應用在感覺、認知、動機……心理治療、性格、美學、創意……等領域中。」[iv]

科學哲學家帕琶(Karl Popper)對科學和偽科學理論最感興趣。帕琶研究物理學理論和人類行為的理論的差別,叫他懷疑心理治療背後的心理學,認為它不能被算作真正的科學。[v] 帕琶又說,那些佛洛伊德,阿德列,和其他人所創造的心理學理論,「外貌似是科學,事實上,它更像原始的神話,類似佔星術,多於類似天文學。」[vi]他又說,「拿這些理論來形容事實的時候,好像神話一般。它們包含最有趣的心理學提議,但是這些提議卻是不可能測試的。」[vii]

近年有幾位在心理學界相當受敬重的心理學家,合著了一本書,叫《心理學中的科學和偽科學》[viii] 作者們表示,很多心理治療技術,都沒有科學證據作為支持。作者們呼籲教育大眾,「但他們同意,這行業目前的情形,並不樂觀。」[ix]

近年又有一篇文章,被好些大學程度的心理學課程採用為必讀材料。文章首先解釋怎樣才是真正的科學,然後在結論中,將心理學比作宗教和進化論,說﹕「如果心理學是科學,正如很多人所相信的,它的臨床失敗經驗,早已反證了……它的理論……心理學和精神醫學,從來不是基於科學 ……[卻是基於]信心。」[x]

我見過最「客氣」的一個評論是﹕有些學科,如生物學,是「硬科學」,因為它們是依照真正的科學方法去研究;但是心理學應該叫「軟科學」,因為它研究人的情緒和思想,都是不可能直接觀察的。舉個例,你怎樣量度「侵略行為」,又怎樣為「覺得生氣」下定義?[xi]
講到底,人的心靈不是物質,它有自由意志,不會死板地跟隨一些定律;而科學只能研究沒有自由意志的物質。所以心理學的研究難以準確,故難以正式被歸類為科學研究。


心理學作為偽科學的含義

我無意把心理學家們從科學家的寶座上拉下來,我並不關心他們是否真正的科學家,我更關心的是——心理學作為偽科學的含義。

1)個人主觀見解
 研究者的偏見(Personal bias)絕對可以影響他的解釋,甚至他的觀察。不但他們的信念和經歷,會成為一個「過濾器」,甚至他們所預期的結果,也會引起偏差(Expectancy bias)。所以心理學研究常需一些基本的設計,其中就是「遮盲觀察員」(Blind observer),免得因為觀察員知道實驗目標,所以受影響。有時甚至設計一個「雙盲實驗」(Double blind study),就是只有一組人得到實驗中的治療,其他「對照組」(Control group)只得到「寬心藥」(Placebo),觀察員和被研究者都不知道誰得到真正的治療,誰得寬心藥,將人的主觀成分減至最低。[xii]

2)研究員的世界觀
心理學界一直有一個兩極性的爭論﹕人的性格和行為,是與生俱來的,還是教養學來的(Nature or Nurture)?當佛洛伊德派心理學流行,心理學家比較重視父母對幼年孩子的影響;新佛洛伊德派則比較留意長大中所受的影響,以至教會中有「原生家庭傷害」的講法。2000年《新聞週刊》有一篇文章報導﹕「我們是被遺傳基因所控制嗎?……科學家還需要很多的研究,但是答案已經開始呈現。到目前,答案是﹕是的、是的、是的、是的。」[xiii]可見,流行趨勢認為﹕人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。

這是典型例子,有人從環境解釋、有人從遺傳解釋。世界觀變為有色眼鏡,影響對數據的解釋,以至產生截然不同的理論。

3)研究員的價值觀和道德觀
研究員被自己的成見或世界觀所左右,並不太奇怪。若僅止於此,也不會帶來太大的問題,說到底,科學不等於真理。但若一個研究題目與道德價值有涉,那麼,問題就嚴重了。可是,很多有關人的行為和思維的題目,無法不涉及道德範疇。

我們看見,自佛洛伊德起,心理學家們推動性革命。現在又以同性戀為正常,不贊成任何專業人士,幫助同性戀者改變性傾向。請見﹕「心理學和性革命  」。心理學本身不談道德。但若翻開一些輔導性的書籍,都可以看見它們反對絕對道德,主張道德是相對的,人自行決的,按情形而定的。事實上,當他們說「不談道德」或「沒有絕對道德」,他們實在是反對聖經的道德標準。請見「心理學家的上帝觀、道德觀、冥想觀、性愛婚姻觀」。

上邊的現象,就是因為心理學理論,反映了心理學家的道德價值觀。

4)研究員的宗教觀念
雖然心理學的基本前設是無神和唯物的,但是,心理學研究無法不涉及宗教觀念,尤其當他們研究靈異現象、靈異能力、催眠術和冥想的時候,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就必須有不同的判斷。

有一些學派研究靈異現象,並以科學名詞去解釋。很多心理學家都和新紀元人物一樣,認為靈異現象是自然現象,靈異能力是人的潛能。於是這些心理學研究以「科學」姿勢,在社會上推動新紀元思想和技術。所以心理學中常有新紀元技術,如催眠術(Hypnosis)和冥想,有一些甚至公開通靈交鬼。請見「心理學和新紀元界線難分」。

我們不可能要求非基督徒心理學家和基督徒在此意見相同。為什麼呢?大家的宗教信仰不同。可見,研究員的宗教觀,著實影響了心理學研究。

【令人心痛的是,新紀元思想和技術,已經有很多,以心理學為橋梁,被接納到來教會。請見﹕《邪魔登講台》的分析。】


**********


假若一個基督徒、一個佛教徒、一個無神論者,同去研究微積分、電能汽車、紫外線消毒法,他們就不必因為大家的宗教信仰、道德價值觀、世界觀的分歧而有不同的結論,甚至個人主觀見解的影響也相對之下顯得未微小。

這就是心理學作為偽科學的含義。


基督徒怎樣面對

正如上邊提及,真正的科學是研究物質的,人的心理和精神,不是物質,人的心靈有自由意志,不必服從任何定律。所以,心理學只能被歸類為偽科學、不準確的科學、軟科學。若要考慮心理輔導有可能涉及道德、價值觀、宗教信仰的問題,那就更不屬科學的範疇,而且問題就更明顯了。

理論的準確性還是其次,若心理學家們進一步提供建議,為人輔導,指導人生。那麼,基督徒是否更需要謹慎呢?




[i] R. L. Wysong, The Creation/Evolution Controversy (East Lansing, MI: Inquiry Press, 1976), 40-41. FROM 《進化和創造的真相》) [ii] 「偽科學」,維基百科(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81%BD%E7%A7%91%E5%AD%B8)。 [iii] Sigmund Koch, ed., Psychology: A Study of a Science (New York: McGraw-Hill, 1959-1963). [iv] Sigmund Koch, “Psychology Cannot Be a Coherent Science,” Psychology Today (Sept., 1969), p. 67. http://www.igs.net/~pballan/Psycannotbe(KochS,1969).htm [v] Karl Popper, “Scientific Theory and Falsifiability” in Perspectives in Philosophy, Robert N. Beck, ed. (New York: Holt, Rinehart, Winston, 1975), p. 342. [vi] Ibid., p. 343. [vii] Ibid., p. 346. [viii] Scott O. Lilienfeld, Steven Jay Lynn, and Jeffrey M. Lohr, 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in Clinical Psychology (New York: Guilford Press, 2000). [ix] Brandon A. Gaudiano, “The Disease of Pseudoscience and the Hope for a Cure,” Skeptical Inquirer (July-Aug 2003), p. 48-9. [x] Paul Lutus, "Is Psychology a Science?" (http://www.arachnoid.com/psychology/) [xi] “How does psychology differ from Pseudoscience?” (http://wiki.answers.com/Q/How_does_psychology_differ_from_Pseudoscience). [xii] James Kalat, General Psychology with New Practice Tests, 10th ed. (Mason, OH: Cengage Learning, 2011), p. 40. [xiii] Thomas Hayden, “A Sense of Self,” Newsweek (Fall/Winter 2000), p. 57-62.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